动物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团活动

舞步踏响团结音 同心共谱民族韵——动物科学学院举办2025级新生达体舞比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6日     作者:动物科学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动物科学学院于2025年10月25日14:00北校区中心广场隆重举办以"舞步踏响团结音,同心共谱民族韵"为主题的达体舞班级评比展演活动。大一十个班级在统一的达体舞韵律中展现各具特色的风采,用青春的舞步奏响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

主持人介绍达体舞

  下午两点整,活动在秋日暖阳中准时拉开帷幕。各班级同学有序入场,在指定区域集合共同期待着这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学院党委书记孙德刚致辞,他深情地阐述了达体舞作为彝族传统文化瑰宝的独特价值,指出这种舞蹈形式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友谊的重要纽带。特别提到,在近期的训练中,他目睹了同学们不畏辛苦、团结协作的排练场景,对大家的付出表示由衷的赞赏。最后,他预祝各参赛班级都能展现出最佳水平,在这个美好的秋日绽放青春光彩。

孙德刚老师为本次活动致辞

  在热烈的掌声中,25级制药一班与25级动医三班的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登场。他们身着统一的民族服饰,在五彩气球的映衬下,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他们手臂的摆动协调一致,脚步的移动整齐划一此刻飘扬的衣袂与舞动的气球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这支开场表演以其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出色的团队配合,为整场展演奠定了高水准的基调,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25级制药一班

25级动医三班

  紧接着,25级制药二班与25级动医二班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表演。他们在保持传统舞蹈精髓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每一个跺脚声都精准地落在节拍上,每一次转身都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在队形变换中创新性地融入了象征民族团结的图案,通过肢体语言生动诠释了"同心共谱民族韵"的深刻内涵。

25级动医二班

25级制药二班

  第三组登场的25级智牧一班与25级动医四班则以富有创意的队形设计征服了全场观众他们的每个队形变换都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他们的表演既展现了传统舞蹈的魅力,又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整场展演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25级智牧一班

25级动医四班

  随后出场的25级动科一班与25级水产一班用他们饱满的热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同学们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神交流中流露出默契与信任。他们的动作舒展大方,节奏明快有力,将达体舞中蕴含的欢乐与团结表现得淋漓尽致。

25级动科一班

25级水产一班

  压轴登场的25级动科二班与25级动医一班果然不负众望。他们的每个动作都经过精心排练,从手臂的摆幅到脚步的跨度,从转身的角度到跳跃的高度,都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特别是在集体展示环节,整齐划一的动作配合着铿锵有力的跺脚声,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团队凝聚力。他们的表演不仅征服了全场观众,更完美诠释了"舞步踏响团结音"的活动主题,为整场展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5级动科二班

25级动医一班

  评委们从动作规范、节奏把握、团队配合、精神风貌等多个维度认真评审,最终25级动医二班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一等奖。他们不仅动作标准规范、配合默契无间,更在艺术表现力上展现了高超水准,将传统达体舞的精髓与现代审美深度融合。25级动科一班和25级动医一班以其富有创意的编排和流畅整齐的表演获得二等奖,他们的舞蹈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展现了青春活力。25级水产一班、25级制药一班和25级智牧一班则凭借规范的动作和饱满的精神状态获得三等奖,他们的表演展现了扎实的舞蹈功底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备受瞩目的颁奖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伴随着欢快的乐曲,获奖班级代表依次登台领奖,他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眼中闪烁着激动与自豪的光芒。

一等奖获奖班级

二等奖获奖班级

三等奖获奖班级

  此次达体舞展演活动在气球的装点下,让整个广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节日的喜庆。它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熏陶和民族团结教育。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在载歌载舞中增进了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在团结协作中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在竞技比拼中提升了综合素质。许多参赛同学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学会了达体舞这一民族传统舞蹈,更重要的是在训练和表演过程中加深了与同学的友谊,增强了团队意识同时也强健了身体,愉悦了身心。

  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创新文化育人形式,搭建更多展示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收获成长与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中绚丽绽放。

                                  文案|敖晓燕

  图片|郑为方 庞映琪 向秋雨 谢鹏 宋可

  一审一校|吉多伍呷

  二审二校|郝桂英

  三审三校|孙德刚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北工业园区西昌学院(北)

联系电话:0834-2580034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邮箱:dwkx@x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