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专业作为高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之举,已成为高等院校探索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深入贯彻教育部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部署,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4月16日至18日,由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主办的2025全国应用型高校微专业建设研讨会在苏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成功经验、探讨创新路径。

在此次研讨会上,学校微专业建设实践案例被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评为典型案例。微专业负责人、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曾陈萍教授受邀作了题为《面向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民族地区高校智慧水产微专业建设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报告。

曾陈萍教授从学校简介、顶层设计与创新思路、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阶段性成果与特色亮点等方面分享了民族地区高校立足大凉山生态资源禀赋,将水产养殖与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需求导向、跨界融合、实战赋能”微专业建设实践路径。

曾陈萍教授的报告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微专业建设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赢得了与会专家和高校代表的高度评价。与会专家认为,西昌学院智慧水产养殖微专业的建设实践,不仅为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也为其他应用型高校探索微专业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研讨会作为全国微专业建设领域的对话平台,不仅通过典型报告展现了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先行成果,更通过跨区域经验共享,为教育部新一轮“双千”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实践智慧。信息技术学院将持续深化“专业群+微专业”矩阵式建设,重点围绕攀西经济区特色农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打造更具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品牌。
文|图 信息技术学院 曾陈萍 陈世琼
一审一校:陈世琼
二审二校:董加强
三审三校:曾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