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以“盟誓彝海 不忘初心”为主题,于10月18日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及20名各民族学生代表,赴冕宁县彝海结盟纪念地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学校2025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的重要实践,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情缅怀,也是对民族团结精神的当代传承。活动旨在通过红色研学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治生日忆初心,彝海碑前话担当


作为红军长征中“彝海结盟”的历史圣地,这里铭刻着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也成为一堂砥砺初心使命的生动课堂。活动在庄重而温馨的“政治生日”仪式中正式启幕。在彝海结盟雕像下,第四季度入党的10名党员教师共度庄严时刻。教师党支部书记江海洋为党员们颁发了精心制作的政治生日贺卡。随后,大家按党龄长短依次发言。党龄最长的教师深情回顾了数十载从教生涯中如何以党员标准严于律己,将青春无悔奉献给民族教育事业;年轻党员则结合预科育人实践,抒发在新征程上传承与弘扬“彝海结盟”精神的决心。一句句朴实而真挚的感言,既是对初心使命的深情回望,也映照出全体党员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与对民族团结使命的坚定担当。
誓言回荡彝海畔,党团同心共奋进


在郭霞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面对鲜红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誓言在青山碧水间回荡,唤醒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随后,20名身着民族传统服装的学生代表庄严重温共青团团员誓词,青春之声与党员誓言交织,展现党团共建、薪火相传的生动局面。学生马日体表示:“在革命先辈结盟之地宣誓,让我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的厚重历史,也更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
红色展馆寻根脉,书记讲解悟真谛

师生集体参观彝海结盟纪念馆,在预科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杨春晨的细致讲解中沉浸式学习这段民族团结的光辉历史。从结盟场景复原到珍贵文物陈列,从历史照片到多媒体影像,杨书记结合红军长征背景与凉山民族政策演变,深入阐释了“彝海结盟”对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形成的里程碑意义。他特别强调,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是军事智慧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早期实践,激励师生以史为鉴,将民族团结融入育人全过程。
环湖行走话传承,民族团结启新程

全体成员沿彝海湖畔徒步环行。清澈湖水映照苍翠松林,仿佛诉说着90年前那场改变民族命运的盟誓。环湖途中,杨春晨书记作活动总结。他指出,本次主题党日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更是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课。他要求全体党员教师将“彝海结盟”精神转化为育人动力,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时鼓励学生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把红色基因融入成长追求。
育人实践结硕果,民族团结花更艳
作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月的重要活动,此次主题党日实现了党建与育人的深度融合。通过政治生日的仪式感、双重宣誓的庄严感、实地研学的沉浸感,师生们不仅重温了红色历史,更深化了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预科教育学院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此次活动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信念。时值彝海结盟九十周年,彝海碧波映初心,民族团结启新程。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发挥预科教育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独特作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杨春晨、马婷、王石心怡
一审一校:马婷
二审二校:王石心怡
三审三校:杨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