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言文化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生活 > 学院新闻

 彝语言文化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青春向党赴基层,知行合一见真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作者:彝语言文化学院     字体: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为引导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彝语言文化学院“三下乡”团队于7月7日至10日赴昭觉县开展活动,以“青春向党赴基层,知行合一见真知”为主题,让青年在基层实践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

    感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蝶变之路

  

  “语”你同行乡村振兴小分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考察足迹,来到三河村旧址与搬迁后的新村。志愿者们围坐火塘,聆听讲解员讲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此火塘边话初心、共谋精准脱贫之策的深情故事。重温总书记的暖心话语,志愿者们心中满是对脱贫奋斗历程的敬畏与感慨,深刻体会到乡村发展的巨大变迁和党的关怀温暖。

  

  走访慰问传党情,聚力振兴暖民心。志愿者们慰问吉好也求一家时,其回忆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与嘱托:“我一直牵挂彝族群众,见你们生活向好、孩子们幸福,很高兴。”此次慰问既是温暖传递,更是党性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让志愿者在倾听中坚定信念,在体察中强化宗旨意识。

  

  

  普育乡村·共谱沟通和弦

  普通话是城乡相通的桥,为乡村推开望向世界的窗。“语”你同行乡村小分队走进幼儿园推广普通话,循着党的指引,以语言为媒助乡村振兴,让党的声音传遍基层。

  

  志愿者们通过普通话竞赛、普通话角色扮演、文字小游戏,书法展示等方式,让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与热情,从最初的羞涩到逐渐自信开口,普通话的字正腔圆在乡村的角落里回响,展现了语言之美,也传递了文化的力量。

  

  

    青春筑梦下乡,知识赋能成长

  走进昭觉民族中学,以“青春筑梦下乡,知识赋能成长”为主题开展党课宣讲。他们结合所学与感悟,用鲜活语言和案例讲述党的历史、成就与使命,从红船到巨轮、从战争到建设,为孩子们勾勒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带来别开生面的党课。

  

    青春赋能乡村·行动助力振兴

  志愿者在新城镇伊乌社区叩门入户,走访老党员,聆听峥嵘岁月的革命故事,记录宝贵记忆,深切感受他们信念如磐、忠诚奉献的精神。一声声问候、一次次握手,传递着对前辈的铭记与敬意,也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初心洗礼。

  

    共话乡村振兴路·畅谈美好生活

  团队走进竹黑镇尔古村和大温泉村,与村民暖心座谈。大家谈到,乡村振兴点亮了幸福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从单一到多元,村容从脏乱到洁净,设施从落后到完善,服务从薄弱到优质,日子越过越美。

  

   实践启示

  此次活动是西院学子践行“青春向党赴基层,知行合一见真知”的生动实践。他们扎根彝乡,以所学助振兴,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实践印证:唯有扎根基层、知行相济,方能在服务人民中坚定信念、增长真才,让青春在乡村振兴中绽放,为大凉山的绿色画卷添上鲜活底色。

  

  图:威色石古

  文:沙马阿木

  一审一校:沙马阿木

  二审二校:叶江玲

  三审三校:陶际恒

上一篇:
下一篇:

打印本页 关闭



地址: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西昌学院(南)

联系电话:0834-3958508

邮箱:yyywh@xcc.edu.cn

邮编:615000

网站维护:西昌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管理员信箱

传真:0834-395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