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 字体: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2025年9月16日,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2023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子怀揣憧憬与好奇,走进中信环境治理(凉山)有限公司成都·凉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开启一场沉浸式“行走的课堂”。此次参访让同学们跳出书本,直面一线工艺,在污水变清流的生动现场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第一次握手”。
活动伊始,中信环境治理(凉山)有限公司成都·凉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厂长赵青以铿锵而温暖的致辞欢迎师生。他循着时间轴回溯企业峥嵘历程,用一组组治污减排的硬核数据,勾勒出公司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曲线,让同学们在震撼中直观感受环保科技的磅礴力量。赵厂长更把话筒对准未来:双碳赛道上,环保产业是永不落幕的朝阳,呼唤更多“绿色后浪”以专业为桨、以理想为帆,驶向碧水蓝天的星辰大海。
“零事故”是参观的底线,也是成长的起点。安全部主管朱梦华把“安全课堂”搬到现场:从安全帽的卡扣角度到防溅护目镜的佩戴顺序,从应急逃生路线到“红区止步”标识,他用一个个真实案例把规章制度讲成了“身临其境”的故事。同学们在互动演练中学会让安全成为肌肉记忆,确保求知之旅万无一失。
随后,由大四实习生“挂牌”担任的“金牌讲解员”正式上岗。他们把自己一个月的轮岗日记浓缩成一张“污水变形记”路线图:粗格栅“大口吞”垃圾、沉砂池“甩干机”除砂、A²/O池里微生物“吃大餐”、二沉池“泥水大分离”、紫外渠“最后一道关”……每一步都配上亲手拍的“翻车现场”与“高光时刻”,让课本里晦涩的公式瞬间有了颜色、有了味道。学弟学妹们围着“小老师”连环追问——“污泥龄怎么算?”“碳源不足怎么办?”——实习生把实操锦囊和踩坑血泪史一并奉上,现场秒变“弹幕式”课堂,知识火花四溅。
行程收官,西昌学院陈韵竹老师用三分钟“闪电复盘”为本次参观画上点睛之笔。一次参访,一粒种子。当同学们转身告别污水厂时,身后是汩汩清流,胸前是闪闪校徽,心里是熊熊燃起的绿色使命——从此,课本上的COD、BOD不再是冰冷指标,而是守护青山绿水的密码;未来的职业版图里,已悄然亮起一盏“碧水长流”的导航灯。
撰稿:邹玉宏
核稿:陈韵竹
责编:王雪梅
打印本页 关闭